寂寞空庭春欲晚

作者:匪我思存


  琳琅小产(再次骂猪头玄猪头,他难道不知道后宫的险恶,为了自己一时痛快,竟然把妹妹丢在狼窝里,妹妹的小产,猪头玄应该负首责),康熙心急如焚的赶回来,对琳琅,也许是命运的一次转机。在某种程度上,我觉得琳琅知道后是真的有点爱康熙了。琳琅知道他知道了过往的一切,可是他还是一如既往,虽然晚了点(如果放到手帕事件发生时,效果更好),琳琅心中不感动是不可能的。让李德全带回去的发是真情实意,此时康熙有点我刚刚所说的以退为进,趁虚而入的意思,琳琅当然感动于他的包容和不计前嫌。眼看着两人正要朝着琴瑟合鸣之路走,如意出现了。
  这次的误会实在是狗血到无以复加,但是这次的误会却比前两次带来的影响都更严重。从这次事件可以看出很多问题。康熙对琳琅爱太多,信任太少,自尊又比珠穆朗玛还高。说起这个如意,首先可以确定不是纳兰那柄,只是一柄像纳兰的那柄如意。这柄如意,当初端嫔送给琳琅的时候,琳琅都没有从这柄如意上联想到纳兰那柄如意(否则早就意识到端嫔的计谋,还有可能中招吗),可以想见这两柄如意虽然都是紫色,可见相差甚远。
  爱情之间是不应该有怀疑的,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,就很难拔出,只能任由它潜滋暗长,等发现时,早已是癌症晚期,无力回天。康熙不辞冰雪,夜探琳琅,看到了枕畔那柄如意,我想在康熙看到它的第一眼,也不能够确定就是纳兰的那柄。文中有言:“皇帝向来不在器皿珠玉上留神”,想来皇帝对纳兰的那柄如意,也只是曾经“惊鸿一瞥”,隐约记得纳兰有柄紫色的如意,至于具体样子如何,早就不记得了。看到了琳琅的紫如意,加上早上纳兰府的人来看望过琳琅,于是记忆中隐约的那柄纳兰的如意就在脑中无限的放大,和眼前的这柄紫如意越来越像,最终重合――――这就是怀疑的效果,甚至连问也没有问,因为上次的质问,已经让他“只生了悔,不如不问,不如不问。”,所以这次,他连质问的勇气都失去了,怕更得难堪,怕自己只是情错,怕万一问了,帝王得自尊再次受损。这个猪头,猪头,猪头!!!第二次取得琳琅心的机会就让他这么推开了。之后大病一场,只是他自己活该,骗人眼泪。
  之于琳琅,想必醒来听婢女说皇上来过,更为情动,觉得过往一切都过去了,这个男人还是可以依靠的,所以眼巴巴的去南苑请安。皇帝却拒不见面,我觉得这时之于两人感情,真是到到了是否值得继续下去的决策关头。结果这头猪又做了什么?真是猪!第三次机会失之交臂。
  琳琅问过李德全前因后果,终于明白的问题的症结所在,她的反映却只是“嘴角渐渐浮起笑意,那笑里却有一缕凄然的悲凉”,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映?我认为琳琅不是对后宫的阴谋算计感到如此,而是对康熙最终死心。

上一篇:寂寞空庭春欲晚第四十四章 下一篇:寂寞空庭春欲晚第四十六章